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3450字。包括每课的讲练、以及单元试卷和期末试卷,内容丰富。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读讲练
  文华中学  钟文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阅世:经历世事。
  浏览:大略地看。
  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
  结晶:这里比喻珍贵的成果。
  裨:当“益处”讲,念bì,如裨益;当“辅佐的”“副”讲,念pí,如裨将。
  致: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
  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崇,高。
  肃穆:严肃安静。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襟(jīn):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斑斓:灿烂多彩。
  瞬(shùn)间:转眼之间。瞬,眼珠儿一动,一眨眼。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禁,当“禁受”、“忍住”讲,念jīn;当“禁止”、“监禁”讲,念jìn。
  模拟(mónǐ):模仿。
  2.作家作品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第一册。
  3.背景链接1
  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
  【文本解读】
  一、 谋篇立意
  课文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1段,按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展开。
  第一部分(1—4):引入话题,阐述作者对文学的理解。这一部分先概述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强调打开这些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第1段,由“门”引出话题。
  二  繁星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纳凉(nàliáng)乘凉。
  仿佛(fǎngfú)好像。
  昧(mèi)昏暗。
  模糊(mó•hu)不分明,不清楚;混淆。
  梦幻(mènghuàn)梦境。
  霎眼(shàyǎn)眨眼。
  摇摇欲坠(zhuì):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2.作家作品
  巴金,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现代著名作家,杰出语言大师。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的主要笔名。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信》《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1958年起陆续出版《巴金文集》(十四卷本),1987年起出版《巴金全集》(二十六卷本)。
  3.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 ”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共计9人。他去法国是了为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赛。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文本解读】
  二、 谋篇立意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二、文章脉络
  课文围绕看繁星,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
  首先,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接着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3段是全文的重点,描写“我”每晚在美的环境中观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
  第4段写“我”在别人指点下认识了状如“巨人”的星座,感受到了“巨人还在跑”的乐趣。
  三、写作方法
  1.由实到虚,虚实结合,是本文写作上显著的特点。作者描写的对象,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像。可指导学生分别找出这两类描写对象,体会它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