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繁 星
巴 金
教学目标:
1、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观察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难点)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画出文中标志性的词语,把握作者的思路。通过讨论,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中心意思。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由罗丹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导入。
二、简介作者:
可先由学生对照注释作一些介绍,然后老师对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再作适当的补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等。本文选自《巴金选集》中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后来乘坐“昂然”号邮船去巴黎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在途中写下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就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三、概括文章大意:
自由朗读全文,画出各段中标明时间、地点的语句,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