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1200字。  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佛龛(kān)     舂(chōng)米 挑剔(tì )  买椟(dú)还珠
  B.庇(bì)佑   衣衾(jīn)  追溯(sù)  穿凿(záo)附会
  C.央浼 (měi)  伫(zhù)立  整饬(chì)  瞠(chēng)目结舌
  D.跻(jǐ)身   颔(hàn)联  隽(juàn)永 便(biàn)宜行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
  B.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
  D.巴金在晚年以“说真话”的勇气和平易近人的文字,倾心创作《随想录》,反思自我,拷问灵魂,其作品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3.下列各项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上世博护照”的使用方法与“世博护照”基本相同,只要在线进入网上展馆,点击“获取印章”按钮,即可得到相应展馆的印章,将自动保存于“网上世博护照”中。
  B.文人的文章应时时将自我带入,这种投入不一定都是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指点,“愤青”般的指斥,也可以是一种无法追踪时代大潮的落寞感伤,一种无所作为的无奈与辛酸。
  C.在天坛公园东门的物美便利超市天东分店,温家宝特别留意商品的价格。他说,商品供应尤其要抓好流通和储备工作,真正做到生产足、货架满、人心安、价格稳。
  D.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高级专门人才,需要同时拥有两种品质,即以理性、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以积极、乐观、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上苍给了我们一双眼睛,是用来凝望生活的。但有人凝望了一辈子,也弄不清楚生活的模样。其实生活的模样就是凝望,凝望是人间最形象、最丰富、最真实的风景。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就必须先成为有艺术修养的人。”
  以沧桑的理性之笔,沿着人生的主线,给生命以崭新的诠释和生动的假设,于人于世界的纷繁芜杂中融入人性的至纯。
  以愿望的翅膀为钩,系一线的浮子,让期待在想象中高度充值,赋予时光以全新的定义。
  在命运的每一次曲折跌宕、大起大落之后,一个个休止符开始了下一轮的自由组合;但休止符不是停止,而是一个起点;后面的乐章,必将成熟稳重,热烈奔放,荡气回肠。
  ① 凝望生活, 是一支晨曲。
  ② 凝望生活,是一种审美。
  ③ 凝望生活,是一条画廊。
  ④ 凝望生活,是一腔投入。
  A.③②④①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说“似”            杨铸
  与西洋绘画一度发展到极致的科学写实精神不同,中国古代绘画开辟的是一条具象写意的创作道路。所谓具象写意,非严格写实,亦非纯粹表现;不离物象,又不拘于物象;“造化”与“心源”化合为一,了无痕迹。
  一个“似 ”字,其中潜存着厘清中国古代绘画具象写意传统的重要线索。古代绘画理论言“似”,主旨乃是在标示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
  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  “似”之本义即相像、近似。宋代以前,绘画的题材一直“以人物居先”。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似”。在这里,“似”被理解为绘画的恒常追求。宋代以后,山水画、花鸟画繁盛,“似”的意识则一直不断延展,有新变,但并未遭到过彻底的颠覆。讲“似”,意味着绘画作品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讲“似”,强调了绘画作品需要以外在世界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