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70字。
《钓台的春昼》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领悟作品中传递出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全文,体会作者内心的感伤与忧郁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郁达夫率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郁达夫式”独特的抒情写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
字音
①易读错的字音
咫(zhǐ)尺 溯(sù)江 拜谒(yè) 恻(cè)隐 盛筵(yán)
酩(mǐng) 酊 (dǐng)大醉
②易混字、多音字
溯 sù 溯源 谒 yè 拜谒 恻 cè 恻隐 柝 tuò 击柝
朔 shuò 朔风 羯 jié 羯鼓 测 cè 测量 坼 chè 坼裂
芜wú 芜杂 痒 yǎng 骚痒 瞰 kàn 鸟瞰
抚 fǔ 抚摸 烊 yàng 打烊 龛 kān 神龛
③熟语积累
【恻隐之心】对受苦受难的人表示同情心。
【浮名虚誉】虚的名誉。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的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断垣残壁】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酩酊大醉】形容大醉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
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他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他的名字。这个人就是郁达夫。今天我们将学习这位文学大家的一篇名作《钓台的春昼》。这篇作品在寄情山水中,透露出作者于社会动荡年代的一缕忧思,贯穿全篇的,则是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音,对这种主观情绪的抒写,让这篇游记散文尽显其独特魅力。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他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得以发表。
三、教学过程:
1.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分组进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