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70字。
中考小说阅读指导及模拟演练
湖北 周立雄
【考点透视】
小说与散文的阅读考点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些在前面散文阅读中已全部呈现,不再赘述。本篇仅就小说本身的特点所呈现出来的考点加以陈述。
一、分析人物形象
分类举例(本篇所举题例均为2008年各地中考真题):
1、《父子》:文中老爹和陈双喜各是怎样性格的人?(江苏盐城市)
2、《父子》: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塑造老爹形象,请举一例。(江苏盐城市)
3、《父子》: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请结合其中一处说说它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江苏盐城市)
4、《教你唱咯咯咯》:读第③段,“剜”字写出了怎样的一种眼神?(湖北荆州市)
5、《棉花糖》:“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福建莆田市)
6、《教你唱咯咯咯》:通读全文,李冒儿代表了学校里的哪一类学生?(湖北荆州市)
以上各例基本上涵盖了分析人物形象的各个考点:①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常要求用两字或四字词语概括,如第1题。②通过分析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对比、夸张、衬托等刻画人物的手段和表现手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如第2、3题。③人物的心理活动常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等折射出来,要善于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第4、5题。④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要善于联系写作背景探讨典型人物的现实意义,如第6题。
二、梳理故事情节
分类举例:
1、《水家乡》:请从陈瞎子的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山西太原市)
①
②陈瞎子驯化了黑鸬鹚,他们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
④陈瞎子把黑鸬鹚放走了。
2、《拔掉那颗蛀牙》: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四川眉山市)
梳理小说故事情节的题目形式基本上只有以上两类,做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善于抓住故事情节的几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在开端前有序幕,结局后有尾声),而这几个阶段间常有比较明显的分界,或是事情的变化点,或是情感的转折点,或是人物命运的转折点,或直接出现过渡语句,梳理情节时,要善于抓住这些关节,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来答题。有的已给出了部分答案,答题时要据此揣摩答题要求,否则就会出现漏掉要点、表述不合要求等失误,如第2题,据已填情节可以看出,每空要求填写两句共8个字,前一句是对事情的概括,后一句是对情感的概括,如果不这样作答,肯定就会丢分。
三、揣摩环境描写
分类举例:
1、《拔掉那颗蛀牙》: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四川眉山市)
两棵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教你唱咯咯咯》:读第④⑤两段画线句,相似的环境描写两次出现,有何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