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910字。

  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议论文2
  说明:汇编2与汇编1衔接。汇编1精选60份试卷,汇编2精选32份试卷。
  天津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6.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B.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C.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D.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7.下面不属于文中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的一项是
  A.有渊博的知识
  B.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C.有天才般的智慧和灵感
  D.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自然段指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因此不放弃探求非常重要。
  B.选文第二自然段的设问,既引发读者思考,又起到过渡的作用。
  C.选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只要有知识就会有创造力。
  D.选文列举事例,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6.B    7.C    8.C  
  辽宁省朝阳市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2—26题。(14分)
  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  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②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④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⑤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