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呼唤诗意的回归

      温州实验中学  戈月素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希望、出路和最高境界还是诗意。语文教学在诗意光辉的笼罩下,可以拥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情趣、品之无穷的情味、幽思绵绵的情绪;可以营造使心灵得到净化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还可以唤起富有诗意的情感,引起真切的体验,洒播审美的清泉,起到怡情冶性的教化作用。但在考试指挥棒的牵引下,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丧失了人文的光辉,课堂成为应试的训练场,教师成为应战的指挥官,学生在“九年寒窗苦读,一朝考上重点”的思想指导下,早就成为训练的机器,激情、美感、想象荡然无存。 而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强调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呼唤诗意的回归。

1、寻求精神家园,感受生活中的诗意。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工作、生活、家庭等多重压力下,丧失了激情与幻想。面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无何奈何,面对庸俗不堪的现实愁眉不展,面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子索然无味,诗意简直像空中楼阁般可望而不可及。然而诗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平常生活细节中,当一个人内心世界拥有对诗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那么,于平常的生活中处处能建筑起诗意的大厦。当我们凝视月光下的树影,谛听着山林间的鸟鸣,我们的精神会随之一振,抖掉了尘世的俗念,得到心灵的升腾;当我们在疲惫的改作中发现别有灵性的篇章,在繁忙的上课中听到极具个性的声音,我们的精神会随之一振,忘记了身心疲惫,收获心灵的愉悦;当我们在不停的劳作中满腹牢骚时,看见一杯鲜美的牛奶,听见一声关切的问候,我们的精神会随之一振,忘记了抱怨,找到心灵的净土,这就是诗意。 诗意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追求,语文教师只有摒弃庸俗,具备诗意的生活态度,做到诗人荷尔德林说的“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诗意,并以自己的诗意去点燃学生的诗意。一次我在逛街时,不经意之中看到“永远的女人”这个牌子,我就想到了《红楼梦》里贾宝玉说得“女孩子是水做的骨肉”的话,于是就联想到木兰,(因为刚好那天我要备《木兰诗》这篇文章)她身上所具有的温柔,坚强与广博不是与水的特点很相似吗?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上《木兰诗》这篇文章,我就以水为线索引导学生鉴赏木兰的人物形象,连板书也采用了形貌修辞,用大写的水字把木兰的形象进行概括,整堂课就富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