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8个课件,7个文字资料。├─2011年高考语文(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教学课件及同步练习】第2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PPT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一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ppt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ppt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考点二 诗眼型.ppt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考点三  语言特色型.ppt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考点一  炼字型.ppt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四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博学智慧背囊点点金.ppt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四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2011年高考语文(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教学课件及同步练习】第2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同步练习word)
第二部分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质量检测(一).DOC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  课后强化训练堂堂清.doc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课后强化训练堂堂清.doc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一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课后强化训练堂堂清.doc
第二部分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质量检测(二).doc
第二部分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质量检测(三).doc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四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后强化训练堂堂清.doc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 
  [题组一 炼字型]
  1.(2009•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主旨,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了主旨,“悠悠”的作用就很清楚了:一写水面辽阔,二寓相思之深。
  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2.(2009•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答:                                                                    
  解析:考生在分析“入”“摩”二字的表达效果时,应全面把握诗歌意境,从用字的准确和贴切的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3.(200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解析:该题考查炼字,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能够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应注意体会感悟。淅沥的小雨好像丝网一样,想要将春网住,无奈落花遍地,又是在这黄昏时节,令人好不伤悲。
  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题组二 诗眼型]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孳[注]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清兵入  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你认为呢?为什么?
  答:                                                                      
  答案:“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象,表现了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眼前的月亮着一“寒”字,正是他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
  5.(2010•长春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  境的。
  答:                                                                  
  答案:“凉”。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答:                                                                    
  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的狂放之态,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
  [题组三 语言特色型]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 算 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