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870字。  重庆卷3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殷红(yān)泊位(bó)孺子牛(rú)拾级而上(shí)
  B.奇葩(pā)按捺(nài)堰塞湖(sè)虚与委蛇(yí)
  C.笑靥 (yè) 狡黠(xiá)压轴戏(zhóu)力能扛鼎(gāng)
  D.强劲 (jìng)日晷(guǐ)甲状腺(xiàn)溘然长逝(hé)
  1.C (A“拾”应读shè B“捺”应读nà D“溘”应读k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诋毁  度假村  人情事故  墨守成规
  B.青睐  挖墙脚  管窥蠡测  一愁莫展
  C.作客  天然气  关怀辈至  汗流浃背
  D.颂读  大拇指  金榜题名  崭露头角
  2.D (A项“事”应为“世”,B项“愁”应为“筹”,C项“辈”应为“备”)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报讯(记者李洁)从即日起,市疾控中心将在北京检验检疫局派驻两名专业人员,对入境旅客填写的《健康申明卡》信息进行汇总、分拣,将其中在京居住的入境旅客信息反馈至市疾控中心。
  B.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三通”进程(通邮、通航、通商),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C.奥林匹亚遗址长宽大约都是五、六百米,分布着大大小小20多座建筑。遗址周围全是青翠的树林,小河静静流过,风景十分美丽。
  D.钓鱼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3、A(B.(通邮、通航、通商)应移至“进程”前;C.约数之间不能用顿号,将五六之间的顿号删除;D.句号放在引号外,括号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2月18日,哈尔滨迎来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冰雪运动员在这个灯火阑珊的夜晚放飞冬奥梦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开始在这里享受运动健身之乐、和谐交流之美。
  B.继望加锡和伊蒂哈德惨案后,山东鲁能又成功推出了第三季“巨港惨案”。客场迎战一分未得的弱旅斯里维加亚,鲁能一度以2-0领先无限接近出线权。但下半时突然崩溃连丢四球,难以置信的被来自印尼的弱旅逆转淘汰。
  C.早上起来就看到天气很不好,乌云密布、暮气沉沉的,好像要下雨,又好像要起风似的。
  D.东城墙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4、B(A.阑珊:动词,将尽、衰落,用在此句不合语境。此句应用“璀璨”或“辉煌”等词语;B.崩溃:意为完全破坏,垮台,多指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也用于竞技项目中途遭遇失败;C.“暮气沉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暮气:傍晚的云气。D.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向下传授。)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许倬云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中国人日常用语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使其特色,这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似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进行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以全身的政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些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满窗前,是一个境界;天心月圆,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联系、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