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字。
广洋湖镇中心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 徐 锦 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 题】《都市精灵》
【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材料的丰富性和结构的条理性;2、通过品味语言学习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3、明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1、通过品味语言学习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2、明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2、从精辟的议论中把握主要观点。
【学习过程】
导 学 内 容 记录(复备)
预 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硕大( ) 老鸹( ) 行宫( )优劣( )
栖息( ) 围剿( ) 羡慕( ) 荒诞( )
二、解释词语。
抿: 硕大:
围剿: 栖息:
荒诞: 都市精灵:
肆无忌惮:
无所事事:
司空见惯:
流连忘返:
与狼共舞:
居高临下:
三、填充。
本文是一篇随笔,属于 ,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描写或评论。作者 。
四、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1、作者介绍了哪些城市的哪些“精灵”?
2、作者对这些精灵分别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都 市 精 灵 情 感
现在的北京
过去的北京
昆明
上海
旧金山
联想丰富,取材广泛
第 一 课 时
一、整体感知。
1、“都市精灵”中的“精灵”原意是什么?文中又指什么?
2、作者为什么把这些小动物称为“精灵”?
3、文章写了北京、昆明、上海、旧金山等地的小动物。假如现在这些地方的“小精灵”齐聚我们的课堂,要说说各自的遭遇呢。要求从小动物的角度,可以用“我是一只 ,我来自 ,我
”的格式,转换课文语言,并适当加以联想和想象进行讲述。
4、这四处的“小精灵”中,为什么北京的“小精灵”遭遇不同呢?
二、理解内涵。。
1、文章标题是“都市精灵”,如果将它换成“都市里的小动物”,行不行?为什么?
2、阅读最后两节,思考讨论:(理解文章中精辟的议论句)
(1)作者为什么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
(2)“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小 结
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思考:怎样才能使都市拥有可爱的动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