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30字。
作文学会一材多用
议论文运用人物材料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将人物的某种角色、某个侧面跟特定的话题、观点建立联系,使之构成证明与被证明、阐释与被阐释的关系”。在同学们笔下,一则人物材料往往只能用来阐述某个或极有限的几个观点,于是同学们积累材料的负担变得很重。
然而只要认真思索我们就会发现,任何名人都具有“多角色、多侧面、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等特性;如果加以开发,一则人物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很多问题,关键是看我们怎样选择切合话题的角度。这个前提就是把人物“吃透”。
一、丰富性情
任何人物的性格都不可能恒定不变。同一人物,在不同的事件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在同一事件的不同环节中也会有不同的品质。
比如,卡夫卡曾不无感慨地写道:“一切障碍粉碎了我。”但是在他的日记里又有这样一段话:“不要绝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毕竟来临,给你以帮助,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这些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他性格的不同层面。当我们发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后,材料就可以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了。
同学们在了解人物时,往往注重他们的特定身份与特殊遭遇,比如看到项羽就想到他是英雄,看到韩愈就想到他是文人,但却忘记了他们也是百姓中的一员。如果我们将人物普通化,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我再次抬头仰视他,然而我震惊了。暗淡的月光在他的眼角折射成无数白刃刺痛我的眼睛,一颗老泪顺着脸颊滑落,将我彻底淹没。透过他的温暖的泪。我看到他穿着打满补丁的布衣穿行于雕栏玉砌的帝阙,站在圆环的中心冷眼旁观众诸侯的尔虞我诈,哼着小曲儿编鞋换米,讲着楚神龟静心垂钓,在林间与枯骨畅谈生死,在亡妻前鼓盆高歌……他在想什么呢?是对明月清风的眷恋,还是对名利权势的淡漠?是对世态炎凉的愤懑,还是孤芳自赏的无奈?是对血腥厮杀的不屑,还是对天下苍生的悲叹?
泪水在地上溅起凄美的花朵,在心底荡出层层涟漪,我在轰鸣的回响中沉沉睡去…(话题:同情心)
此段有庄子的肖像描写以及许多生活片断,画面层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