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30字。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主题。
  3、戏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无杂剧的一般知识,了解了《窦娥冤》的剧情。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窦娥是怎样一个窦娥,她的冤又是怎样的冤。
  二、分析人物性格
  1、本文节选的第三折共可以划分为三个场面,那么在这三个场面中各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呢?流露出什么样的情绪?
  (1)第一场景:指斥天地
  ①为什么要指斥天地?
  天道不公,平白受冤,内心悲愤因而指斥
  ②流露出她怎样的情绪?
  怨愤、埋怨、控诉
  ③表现出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坚强、具有反抗性格
  (2)第二场面:诀别婆婆
  ①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
  善良、孝顺
  ②哪些地方表现出她的善良?
  绕后街而走,怕婆婆伤心
  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
  临别对婆婆的劝导和嘱托
  (3)第三场景:三桩誓愿
  ①为什么要了下三桩誓愿?
  不甘心平白受冤、想要昭示冤情、惩罚世道
  ②表现其怎样的性格呢?
  表现其反抗性格
  ③为什么发下三桩誓愿就表现了她的反抗性格呢?
  因为她表现了窦娥对现实的不满,惩罚世道,更是其反抗精神的体现。
  ④首尾表现出的对天地的不同态度是否矛盾,为什么?
  前者是无助之下的怨恨,实质上怨恨的是现实的社会。后者是无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中国人思想深处最后的精神依靠。
  因而,前后的所指不同,二者并不矛盾。
  (4)总结:
  通过三个场景的分析我们看到窦娥的性格中表现出两部分,一部分便是她善良的一面,这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是她的反抗性格,这是她的突出性格。
  三、主题
  ①题目叫作《窦娥冤》,为什么不写她怎样受冤而写她的善良呢?
  突出社会的黑暗,善良的人遭受冤屈,更能表现社会的不公。
  ②写她的反抗性格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呢?
  突出她的冤,这样的人要进行反抗,要发下誓愿惩罚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