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6420个字。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拟题:山东刘熙卿
  (满分120分,时间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泓(hóng)万籁俱寂(lài)嶙峋(xún)           涟漪(lián )
  B.惬意(qiè)翩翩飞舞(piān)墩子(dūn)分道扬镳(biāo)
  C.惹动(rě)枝虬(zá)螺蛳(luó)稠密(chóu)
  D.铭刻(míng)阴晦(huì)喷薄(bó)红彤彤(tóng)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散文,以空间转换的顺序为主来组合材料,文中透露出了作者对人生的见解。
  B.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它是一篇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黄山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
  C.《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的和绣出来的山和水。
  D.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一文采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表现出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下面一段文字,有好几处语病,阅读后请按要求加以修改。(3分)
  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
  ①今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1周年纪念日。②91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伟大的爱国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③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④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⑤为迎接这一节日的到来,学校团委决定开展以“宏扬五四精神,争当杰出青年,展现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⑴请改出⑤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应改为。
  ⑵文中选2处句子在表达上也不够通畅,请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加以修改。
  4.根据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那清脆如弹拔者,是;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
  (2)月黑雁飞高,。
  (3),春风不度玉门关
  (4)五岳归来不看山,
  5. 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怀抱中的婴儿。人类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来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母亲,做着无私的奉献,任凭人类无限度的索取。可人类又是如何对待自然这伟大的母亲呢?把母亲的血管——江河,弄脏了,弄臭了;把母亲的头发——植被,拔得光秃秃;把母亲的身体——矿脉,炸得千疮百孔;把母亲的胸膛——大海,污染了。
  面对这种现象,请你用一句富有诗意的语言来劝阻人们的这种行为。(2分)

  6.综合学习与探究(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围绕“低碳经济”,从材料中归结出自己的探究发现。
  【材料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材料二】“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的环境日主题提示人们,“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材料三】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中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
  双燕归来细雨中。
  7.作者在词中描写了颖州西湖(季节时间)静谧清疏洒的风姿。你能从词中找到依据吗?(3分)


  8.结合你对这首词的认识,对这首词的最后两句进行赏析。(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