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800字。  2009—2010学年度临颍二高高二语文(下期)选拔考试
  试题卷
  命题人:福兴中学  心灯   2010-06-02
  说明本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桎梏蛊惑      炽热鞭笞       方心未艾自怨自艾 
  B.缄默信笺      跛脚颠簸       噤若寒蝉弱不禁风   
  C.树阴荫庇      投奔奔跑       应有尽有应届毕业
  D.提醒提防      星宿选秀       一刹那古刹
  2.下列各组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朝廷    调剂    贸然行事    瞑顽不化
  B.惦量     修炼    生灵涂炭    不加思索
  C.松弛    法码     歪门邪道    怦然心动
  D.斑蓝    困扰      如法炮制    严惩不贷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今年 4 月 23 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D.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西方宗教是空灵的,也是抽离现实的,                       。中国人自幼读经,所讲全是严肃的人生道理,这些全是现实的,                          。不论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张终该有一弛。如果说母亲是慈祥可爱,父亲是严肃可畏的,则西方宗教是母亲,文学戏剧是父亲;在中国,                   ,                   。
  A.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做调剂;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儒家道德伦理是严父,而文学艺术是慈母。
  B.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做调剂;儒家道德伦理是严父,而文学艺术是慈母。
  C.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做调剂;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儒家道德伦理是慈母,而文学艺术是严父。
  D.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做调剂;儒家道德伦理是慈母,而文学艺术是严父。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7. 下列句子加点的敬辞谦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B.他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如今他画的鸟已经是栩栩如生了。
  C.谢谢你,你来看我,我就感激万分了,还买这些东西,我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只好 
  笑纳了。
  D.我才疏学浅,怎么能当学习委员呢?
  8.在下边这段文字的里填上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的本质,总结事物发展规律,(   ) 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应记载新的发现和新的结论,(   ) 使人们获得新的知识。这篇研究社会改革的论文做到了这一点,(   )中心论点很有创见,(   )在各个分论点中发表了独特的见解,例如:“择优汰劣的原则是不可抗拒的,(   ) 它是自然界发展和人类社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