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30字。
借用古诗词扮靓作文
河南省罗山高中 张永华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古典诗词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名句名篇熠熠生辉,脍炙人口。作文中恰当地借用古诗词,能激活语言表达,更传神凝练地表情达意,增添语言的典雅,使语言更富诗意,彰显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赏识,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
一、借用诗词拟妙题
文章标题引用古诗词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藏,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巧用诗句拟写文题,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以诗句为文题。如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词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主旨,写出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同时也紧扣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揭示了以平和心态正视挫折方能减轻痛苦走向成功的论点。江苏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人生三部曲》则借用“腾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作为小标题,也显得构思新颖巧妙,意蕴典雅深厚。二是化用诗词名句拟文题,即将话题巧妙地嵌入到诗句中。如江苏省满分作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诚消得人憔悴》把话题“诚信”的“诚”字嵌入柳永《蝶恋花》词句中。湖北省满分作文《莫把情云遮慧眼》化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诗句,把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中的“情”字嵌入“不畏浮云遮望眼”中。以上两种借用古诗词命题目的方式都能使文章有个亮丽的眼睛,使阅卷老师一见倾心,紧紧吸引住阅卷者的目光。
二、引用诗词造美句
如果一篇文章全都是平淡无奇的语言,那只能让人感到乏味,让人体会不到美感,也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倘若能够在行文中巧妙地引进古诗词名句点缀一下语言,就会化平庸为神奇,化枯燥为隽永,增添作文的文学色彩,让人耳目一新。一篇具有文化底蕴的作文能言我们所不能云之言,传我们所不能道之情,或者传达的更巧妙,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2007年以“季节”为题的福建高考作文,考生这样写道:“春,是情人的眼眸,那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顾盼流转;夏,是热烈的灵魂,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与豪情;秋,是愁人的心绪,那是‘满地黄花堆积’的愁情与怅然;冬,是勇士的信念,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义无反顾”。作文紧扣四季特点,用古诗名句注解春夏秋冬的内涵,让我们深深体味到文章中所流露出的古诗词名句的情韵,让我们感觉到作者所写的每一个季节里都站着一位位诗人,是这一位位诗人用他们的诗句装点了《季节》。再如2008年湖南高考作文《彼岸,灯火阑珊》中的片段:其实美国人如此,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知晓此理呢?“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影”,那张先亦知晓落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隐约之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到朦胧之美。“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越婉约。彼岸,永远灯火阑珊。本段文字以“彼岸,灯火阑珊”为题,并围绕这一话题 逐步展开,确定了“距离产生美”的中心立意,在举了美国一旅游景点巧借距离产生美的道理吸引旅客的事例后,用一组排比句论述了我国古人的“审美观”,巧用诗句说明了“隐约之美”、“朦胧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