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50字。

  2011年高考复习指导:不畏浮云遮望眼——应考攻略之小阅读
  遵义县第三中学  文荣刚
  小阅读包括社科文阅读和科技文阅读,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占9分,有些考生读来读去,难抓要领;练来练去,难以提高。因此,失分较多。笔者就此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究,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失分原因探究
  1、鸡肋心理
  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小阅读共三道题,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由于分值少,阅读难度大,许多老师在复习时一带而过,学生也觉得在这道题上花时间,耗精力不值,所以在平时练考过程中轻描淡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温馨提示:练时不在意,考试多失意
  2、急于求成
  小阅读的基本价值在于向人们传授新知识,传递新信息,其特点在于“新”。因为“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未知领域,自然做起题来费时耗力,甚至影响其它题的答题时间,因此考生急于求成,快速搞定,忙中出错,也就在所难免。
  建议:9 ≠ 9     6 = 6
  3、方法难以灵活运用
  在备考复习中,老师都传了学生许多排除干扰的独门秘技,如“偷梁换柱、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已然未然、画蛇添足、因果倒置、断章取义”等,学生却很难有效地把它运用到解题中去,以致于机械操作,弄巧成拙。
  激励:业精于勤,巧精于练
  二、应考对策探究
  1、改变阅读态度,消除鸡肋心理
  高考小阅读文章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新知识、新信息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小阅读文章阅读的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学生不要被披上外衣的专业术语所吓倒,而要从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着手,消除因陌生而带来的阅读心理障碍。
  建议:(1)加强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2)积极主动,构建良好的阅读心理。
  (3)消除畏难心理。
  2、知己知彼,了解命题特点
  (1)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命题者常常把正确与错误的选项混在一块儿,让考生雾里看花,这就需要考生做一翻披沙拣金的工作,拨开重重迷雾,找到正确答案。(2)要善于辨析所指内容相同,形式不同或所指内容不同,形式相同的语言现象。
  例(1)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这“经”没有关系。
  例(2):A、佩蒂认为该工艺能降低造纸成本,是一种无污染的技术。B、佩蒂认为该工艺清洁,无污染,降低了造纸成本
  3、化方法为能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老师讲的方法并不会立即转变为学生的能力,它需要学生的大量阅读,大量的实践。这就需要老师督促学生多读多练,从练中感悟,从练中总结方法技巧,进而形成自能力。
  三、解题方略探究
  1、速读全文,整体把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