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21字。

  桥 之 美
  主备人:富广多
  参备人:轩丽、王桂英、何琼、邹静、陈加美、李莹、周惠玲、王颖、朱光凤、陈朝锦、崔玉红、向迎、李怡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新课程八年级第三单元《桥之美》一课,是当代画家吴冠中的科学小品文,它用优美含蓄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从新的角度揭示了桥之美。《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驻足、史诗、美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词语。
  2、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章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4、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六字”读书法:运用读、划、写、记、练、思的方法在读文时进行批注,总结归纳。
  3、质疑点拨法:采取质疑研讨、点拨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
  4、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及组间追问质疑,把握重点,各个击破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驻足、史诗、美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词语。
  2、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章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