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04中考模拟试卷(三)
潘板中学 沈建国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校名、班级、姓名。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3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作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栽体,“创业在杭州”大讨论全面展开。
B.杭州中国丝绸城向社会证集丝绸城设计方案。
C.根据按排,中国足球队顺利到达巴林,开始赛前的训练。
D.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专栏。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在“西博战车”的引领下,杭州经济和社会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了 。
②要 有篮球特长的学生,学校招生时的思想不妨再解放些,尺度再放宽些。
③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
A.腾飞 招收 发扬 B.腾越 征集 弘扬
C.腾飞 征集 弘扬 D.腾越 招收 发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黎明真是别有用心,办的小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晚会上,一本本浸润着爱心的教科书络绎不绝地送到了贫困学生的手中。
C.爸爸的厨艺虽然大有长进,但他烧出来的菜咄咄逼人。
D.诸葛亮运用欲擒故纵的妙计,最终使孟获臣服蜀国。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B.运河上新建的桥梁因为具有交通功能,所以成为城市的形象建筑。
C.尽管这种免费的小册子发行时间还不长,但大多数老百姓对其中的内容都已经熟悉了。
D.虽然他有些方面的条件还有所欠缺,学校也可以招收他进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下课,同学们就奔向食堂,享受着用膳的乐趣。
B.一个人的愿望和他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并不成正比。
C.我一向很敬重我读小学的弟弟,因为他的功课很好。
D.因为学习成绩很好,学校破格录用了他,把他分到我们班里。
6.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厅的造型典雅端庄,前后多置花木、叠石,
②啊!友情,我凝视着那断垣上虽经时光流水冲刷却仍然依稀可辨的标语,
A.①园林景色在里面就能够被人们欣赏。②那不正是你遍体鳞伤的疤痕?
B.①使人们在里面就能够欣赏园林景色。②那是你遍体鳞伤的疤痕。
C.①园林景色在里面就能够被人们欣赏。②那是你遍体鳞伤的疤痕。
D.①使人们在里面就能够欣赏园林景色。②那不正是你遍体鳞伤的疤痕?
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大多数的人,他们拒绝变得冷漠和麻木,他们拒绝忏悔和掩饰,他们毅然选择逃避和掩饰。如何对待历史,其实也就是如何对待现实,这两者是相通的。
A.不肯面对历史的苦难的人,同样也不肯面对现实的苦难。他们将冷漠当成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生存策略,反而不把其看成一种罪恶。
B.不肯面对现实的苦难的人,同样也不肯面对历史的苦难。他们将冷漠当成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生存策略,反而不把其看成一种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