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58张。附带四个文字资料。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些特定的意象,我们称之为“传统意象”或“象征性意象”,也有人称之为“公共意象”。例如,2002年高考中出现了对“折柳”寓意的考查,大家都知道,“折柳”与思乡、送别等有关。那么,为什么诗歌中出现送别场面时,总与柳树有不解之缘呢?为什么不可以是其他的某种植物呢?再比如,与动物意象有关的诗歌中,为什么写燕子的多,而不是写麻雀的多呢?
  其实,作者笔下的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和发展,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意象的特点,主要有象征性和含义的相对稳定性。例如,以松菊象征高洁,以香草美人象征理想等,即为此类。
  诗词中有哪些较为常用的传统意象呢?
  植物类:一般有松、竹、梅、兰、菊、柳、桃花、海棠、牡丹、杜鹃花、梧桐、枫叶、落花等。
  动物类:一般有鸿雁、孤鸿、鹧鸪、燕子、杜鹃鸟(子规、望帝、杜宇)、蝉等。
  器物类:一般有羌笛、芦管等。
  景物类:一般有浮云、霜月、夕阳、绿窗、高楼、西楼、东篱、南浦、新亭、关山、烟花等。
  既然传统意象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那么,在鉴赏中,如果挖掘出这些象征意蕴就不难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了。例如,一提起“羌笛”,不仅要想到羌笛是一种管乐器,而且要想到那幽怨凄凉的声音,想到寄寓于这声音之中的别意与乡情。再如,诗歌中一提到“杨柳”,我们不仅要想到杨柳婀娜的春色,还要想到以杨柳表示挽留的情意,更要想到送别的不舍和思乡的缠绵。
  杜鹃
  “杜鹃”是古典诗词中很常见的意象。神话传说古代的巴蜀地区有个君主叫杜宇,称帝后号为望帝,死去以后变化为杜鹃,又叫子归,在暮春时节,经常悲鸣不已,叫声凄厉,甚至叫得连嘴都出了血,似乎在叫“不如归去”,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杜鹃因为有这种传说,它就成为不幸者的象征,也成为不幸的人们咏叹的对象。在鸟类当中,它简直成了悲哀的化身了。李商隐就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离家外出的人听到它叫唤“归去”的声音,就更加思念家乡,诗人往往在表现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的时候,喜欢利用杜鹃这一形象。崔涂的《春夕旅怀》“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表达的就是这种游子思乡的情感。也有诗词借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爱国之意,例如文天祥的《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