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70字。另有学生用导学案。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
  一、学习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抒情散文的情思生发之源——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和对社会的独特体验
  2、认真阅读,循文体情,与本文和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二、学习方法
  讲述,问答,朗诵,讨论
  三、常识了解
  (一)了解作者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等。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短篇小说集《轮盘》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二)文题解读
  “翡冷翠”,即意大利著名城市佛罗伦萨,意大利中部城市,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山居”,在山中居住,这里是指在山上山下漫步。“闲话”,一种散文文体,意思是随便说说,选材比较自由。
  (三)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25年7月,“五卅”空前的血案,社会沉重的黑暗,高涨的革命运动,使徐志摩非常沉闷、惊恐。从他自身而言,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并与之热恋,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使得徐志摩十分痛苦和矛盾。所以,1925年他出游欧洲,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的苦恼和困境。他在意大利住了一段时间,将他的伤悲、感触托付于纸,结集为《翡冷翠的一夜》,其中《翡冷翠山居闲话》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成的。
  四、预习内容(字音)
  取缔(    ) 奔赴(    )澄净(    ) 模样(    )开拓(    ) 静僻(    )
  五、朗读、探究
  1、通读全文,概括每一小节的段意
  答:第一节:写山居环境之明净可人,景致之美丽诱人,值得一游。
  第二节:作客山中,无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色。
  第三节:作客山中,无须约伴。
  第四节:独身闲逛的妙处。
  第五节:赞美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2、你觉得哪一节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答:第五节 “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3、为何取名为“闲话”?
  答:通篇建立在“冥想”的基石上,他并不想写某一次山游的真实过程或所见之实在景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