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80字。
高考常考七类古诗词解题指导与备考训练
今年(2010年,下同,略)高考18套语文试卷,考了18首古诗词。综合观察这18首古诗词,分别属于七个大类:托物言志、写景抒情、酬赠送别、思亲怀远、羁旅行役、征战戍边、求仙探访。下面我们对之分别进行一番探究、训练,以备战来年的此类试题。
一、托物言志类
咏物抒怀或托物言志的古诗词,是考查得最多最频繁的一类古诗词。如今年竟有多达7套试卷(全国卷Ⅰ、上海卷、山东卷、重庆卷、辽宁卷、浙江卷、四川卷)都是考查这类古诗词。下面我们以全国卷Ⅰ的真题为例,来说说此类古诗词的备考情况。
【真题剖析】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0年全国卷Ⅰ)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
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
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
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
【注释】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⑴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⑵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⑵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解析】
此诗写得非常形象,你看,那只素蝶,它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藏在绿叶之中的黄雀,它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全诗采用细节描写,写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并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很明显,这是托物言志的一种写法,作者借素蝶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隐喻着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的深意。
【备考策略】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抓住这些方面去解读就能较快地入题。
【备考训练】
比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韩山书院新栽小松
□丘逢甲①
山林鳞鬣②尚参差,
已觉干霄势崛奇。
只恐庭阶留不得,
万山风雨化龙时。
【注释】
①丘逢甲:台湾著名诗人。②鳞鬣:鳞与鬣,鳞指松树皮与树干,鬣喻松枝。
①这两首应该是什么诗呢?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
②“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这一联中最精彩的字是哪个呢?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③请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简要分析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
二、写景抒情类
山水田园或写景抒情的古诗词,也是常常用来测试的一类古诗词。今年全国卷Ⅱ、北京卷就测试了此类古诗词。下面我们以全国卷Ⅱ的真题为例,来说说此类古诗词的备考情况。
【真题剖析】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10年全国卷Ⅱ)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
酒阑无奈客思家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