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6880字。  河南许昌二高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试 题
  命题人:魏耀武     2010.09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 写在答 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 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
  批评界的内斗削弱了自身。进入学术的前沿地带,批评界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很难形成共识,价值判断往往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容易发生冲突,让外界产生一盘散沙的印象。
  来源:《中国书画》   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主平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 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用。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批评文章应是对艺术品的评价,但如果只是对艺术品的客观介绍,那就降低了批评文章的品味,成了应用文。
  C.从价值观上看,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晋唐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大画家都是很有思想的,如果他们能写批评文章,一定会提高批评文章的品格,但是现在真正写批评文章的一流人物实在太少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方本。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 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 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 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