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40字。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复习学案
教学设计:李召峰 审核人:白凤龙 孙文运
一、婉约派词的艺术风格
①题材狭窄:描摹男女相思,抒写离情别绪,吟咏风花雪月,感喟春愁秋恨。② 情感表达上:宛转含蓄,缠绵悱恻,用典雅委婉的笔触,浓丽富赡的词藻,状相思,抒离情,伤春悲秋。③意象选择上:喜欢描写纤细柔美的景物,如:杨柳、晓风、细雨、落花等。
④造句:如果把豪放词比作一位东北大汉的话,那么 ;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长江黄河,那么 ;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高山大海, 。
二、默写填空:
1、《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春花秋月何时了? ___________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寻寻觅觅,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___________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9、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开放性填空:
1.试写出古代写“愁”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2.请你写出古代送别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3.不少诗人对于“项羽放刘邦及最终自刎”有不同看法,请你写出其中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A 选择题
1. 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词人送行情人的心理的描写。她想到词人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浩渺的江面,更不舍让词人离去。
B.这是两人的心理活动。两人想到词人离去,将孤独地漂流在遥远浩渺江面,更不舍分离。
C.这是词人的心理活动。词人想象离别后的广阔天地,强自解脱离别之苦。
D.这是词人的心理活动。词人想象到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江面,更不舍离开情人。
2.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名句,表明别后冷落凄清之感,写出一种典型的怀人境界,“杨柳岸”明写眼前景暗写别后情,含蓄而有余味。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也不止烘托悲苦凄凉气氛,更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是直、间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姜姜惨惨戚戚。”这里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法,分三个层次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最终把人物内心的悲哀、孤独、寂寞、苦痛表现 得淋漓尽致。
3.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相同的一项是( )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B.渗透教材
(一)阅读《雨霖铃》,回答问题。
1.解释划线词语
初歇 竟 那堪 纵
2.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