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1330字。  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兰亭集序》)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赤壁赋》)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 骚》)
  (6)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 “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取材于《后汉书•卷九十八》)
  [注]①陈定: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濮阳令归    去:前往 B.常卑辞厚礼    辞:言辞
  C.故不造也      造:拜访 D.征,皆不就    就:任职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    )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 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 
  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⑥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3分)
  (2)劭鄙其人而不肯对。(3分)
  (3)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3分)
  (三)课内文言基础,完成5~7题。(9分)
  5.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或师焉,或不焉  ②箕踞以骂曰
  ③群臣怪之  ④沛公欲王关中
  ⑤素善留侯张良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
  ⑦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⑧齐彭殇为妄作
  ⑨秦地可尽王也  ⑩吾从而师之
  ⑾会盟而谋弱秦  ⑿序八州而朝同列
  A.①④⑩②⑨③⑤⑦⑥⑧⑾⑿ B.①④⑨②③⑤⑦⑥⑧⑾⑩⑿
  C.①⑩⑾②④⑥⑨③⑧⑤⑦⑿ D.①④⑨②③⑥⑧⑩⑤⑦⑾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B.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C.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渺渺兮予怀
  D.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7.下列句中解释全对的一组   (    )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使动用法,使……成为粪土)
  ②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指“我”,谦称)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与今天所说的山东省范围不同)
  ④何厌之有(讨厌,厌恶)
  ⑤将军战河北(黄河)
  ⑥数罟不入洿池(密)
  ⑦披帷西向立(掀开帐幕)
  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⑨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⑩君子生非异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