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意象鉴赏备考思路
四川省安岳县兴隆中学 李志刚
第一部分 备考要点
㈠、明确考纲要求
㈡、把握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其规律
㈢、使用恰当方法,合理备考
1、注重意象的积累
2、正确解读意象
⑴、明确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
⑵、把握意象的常见类型
⑶、熟悉诗人处理意象的几种常见方法
⑷、掌握一定的解读技巧
3、强化练习,熟能生巧
第二部分 附录
㈠、高考现场
㈡、仿真练习
㈢、常见意象拾零
第一部分 备考要点
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尤其是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面对新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呢?根据平时的体会,在这里我就意象鉴赏方面的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明确考纲要求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属E级层面的要求。鉴赏评价,就是要求对阅读材料进行鉴别、赏析、评说。它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的最高一个层次,需要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能力参与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
(二)把握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其规律
1、题型:在2002年以前,一直考的是四选一的单选题,两个小题,占6分。2002年起,改为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值不变。
2、范畴:可能考到的诗体有三类:绝句(唐宋为主)、律诗(唐宋为主)、词中的小令(两宋为主)。高考不大可能考长诗,因此,复习时应对短诗有所偏重。
(学生应注意认真阅读高中语文第三册P160《中国文学的鉴赏》、P24《谈读诗和趣味的培养》、第五册P150《唐诗简介》和读本中的有关文章。)
(三)使用恰当方法,合理备考
1、注重意象的积累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者短语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笠翁”,“楼船——夜雪——瓜洲渡”。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意象有描写性的(静态的),如“孤舟”、“笠翁”;有叙述性的(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
增大意象的积累量,对于快速解读诗词的意象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其途径有:
①注意教材中的诗词意象积累。
②在课外阅读与作业的过程中注意积累。
③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意象让学生积累。(该部分内容见附录之三。)
2、正确解读意象
(1)明确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