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中第三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一.目标点击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生字词。
(二)能力目标
1.学习鉴赏现代散文的一般方法。
2.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要点回放
1.文学常识
(1)《故都的秋》
①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主要活动是参与发起创造社,参加“左联”;主要作品《沉沦》《薄奠》《茫茫夜》《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②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③欧阳修的作品《秋声赋》。  
(2)《我的空中楼阁》①作者李乐薇,台湾作家。
②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名作有《踏莎行》《鹊桥仙》等。
(3)《灯》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省新繁人,现代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等;散文作品较多,《随想录》成就极高。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①作者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是失明失聪的残疾人,主要作品《我生活的故事》等。
②莎土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著名剧作有《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李尔王》《罗米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2.常见生字词
生字:沌 柘 蕊 椽 仄  廿……
   黛 幢 翘 憩 骋 芍 谧 缥缈……
   噩 窒 泞 寐 溯 殉……
   虔 瞥  堤 翌……
词语或成语
混混沌沌  落寞   颓废  不远千里……
点缀    游目骋怀 翩然  宁谧
缥缈    绚烂   鸟语盈耳……
窒闷    梦寐   殉情……
沧桑    禁锢   赏心悦目……
3.课文内容及情感
(1)《故郁的秋》
内容和情感:通过对故都秋季一些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故都的秋无比眷恋,寄托了深远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情。
(2)《我的空中楼阁》:通过描写作者心爱的小屋和小屋周围环境,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3)《灯》:通过眼前灯、回忆灯和联想灯交错的描绘,揭示了灯象征了光明和希望的深刻寓意,表现作者在危难和险恶的环境中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高度浓缩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她只能靠触觉来认识的大干世界,表达海伦•凯勒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启示人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4.写法鉴赏
本单元四篇散文都非常好,除了真挚情感的渗透外,与作者高明的写法分不开,鉴赏散文不能不涉及。
(1)《故都的秋》  
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所选景物皆是作者心里情感的显露,因而显得非常契合,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②运用对比  
用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之比,褒贬自分,扬抑显然。
③语言隽永而优美,节奏张弛有度,实在值得反复诵读
(2)《我的空中楼阁》
①托物言志手法十分高明
作者借描绘小屋与周围环境,巧妙将志融于其中而不露痕迹,真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②写景角度变化多端
有远望,有近看,或仰视,或俯瞰,还移动视点,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屋的超凡脱俗。  
③修辞生动而新颖
比喻形象新奇,排比拟人别出机杼,写别人未曾写,想别人想不出,达到神奇的地步。
④句式对称,语言诗化
节奏感强,富有金玉碰撞的韵味,语言达到妙不可言的地步。
(3)《灯》
①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巧妙选取能产生象征意义的事物,正是文章的过人之处。
②语言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若很直露,便会一览无余,正如一池清水,于景则美,于文则拙。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真情流露自然成文,不事雕饰而事写尽,情表出,文感人,可见情真乃散文之灵魂。
三.方法指津
鉴赏现代散文的一般方法:
鉴赏散文,尤其是现代散文,最基本的方法诵读法,多朗读,细品味,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由于时间有限,文意和感情有时较为含蓄所以光谈是不够的,鉴赏散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朗读加默读,初通文意,扫清文字障碍,留下整体印象。
2.联系背景,便于挖掘此篇与他篇不同之处。
3.理清思路、结构,由分到总,深入理解内容主旨,领悟感情。
4.鉴赏文章的写法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5.联想对比,拓展阅读,深入体会。
6.摹仿练笔,形成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