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说课比赛用的,有说课稿、简案,展示的课件非常精美,实用。配套教案约3040字。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景炎中学周紫若
一、分析教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状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是粤教版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的名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诗歌与散文系列”的一个模块。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可以说是“孤篇盖全唐”,历来受到诗论家的高度赞扬,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课标中关于选修课程中诗歌的几点教学要求:
1.了解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2.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修养。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哲理美,领悟作品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赏析诗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诗歌中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有着和谐的韵律,最适合出声朗读。通过反复吟诵,能使学生感受此诗的音韵美,领悟作品所体现的风骨和气韵。
2.讨论法
教学过程应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平等对话,才能锻炼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3.讲析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进行讲授,比如:如何分析古典诗歌的重要意象。
4.点拨法
具体到诗歌《春江花月夜》的鉴赏中,由于学生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很难理解诗歌中作者对于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点拨。
5.情境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春江花月夜的美、理解春江花月夜的美。
三、学习方法
1.意象分析法
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
2.想象、联想法
学生的发挥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景色。
3.自主探究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