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说话要讲究方式·知识讲解
一、说话为什么要讲方式
说话是一门艺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讲话在生活中显得越发重要。讲究说话的方式要做到说话得体,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讲话方式,该直则直,当婉则婉;用词要得当、准确;语言要含蓄委婉,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听者能够舒心地接受,使自己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统一,收到良好的效果。俗话说,会说的让人笑,不会说的让人跳,也就是讲,说话要讲究方式。
二、直言与婉言
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直言和婉言。
1.直言
什么是直言?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关于直言的使用,我们认为,在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直言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因为大家都要节约时间,不提倡曲曲折折,吞吞吐吐,慢条斯理地说话。再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在亲朋好友之间,宜用直言,如果用婉言倒显得说话人虚伪。另外严肃批评时宜用直言。
2.婉言
什么是婉言?对于有些事物,有时不便于直接说明白,就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关于婉言的使用,一般来说,在谈及生老病死及生理缺陷等时宜用婉言。如:我们的战士负伤谓之挂彩;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谓之牺牲;自己生病了说“不舒服”,说别人生病用“贵体欠安”“违和”;谓别人耳聋为“耳背”,谓别人跛脚为“腿脚不方便”。
其二,对不熟悉的人或尊敬的人讲话宜用婉言。例如,有一位记者问当年的文化部长王蒙:你现在和50年代(50年代王蒙曾错划为右派)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问题提得很刁钻,确实不好回答。王蒙当时回答得很婉转机敏:50年代我叫王蒙,现在我还叫王蒙,这是相同的地方;50年代我20多岁,现在我50多岁,这是不同的地方。弄得记者啼笑皆非。王蒙避重就轻,回避了实质问题,回答了表层意思,在不失礼节的前提下,婉言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难题。
其三,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时宜用婉言。有这样一个故事可说明用婉言批评别人的妙处:
事情发生在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钢笔放在桌上。恰巧这时有位美国记者来采访,那个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完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说来话长,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责国这支笔。”
我们看到周总理不是怒目金刚式地斥责这位记者,而是用婉言挫败了这位记者的傲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用自谦、自嘲的说法是婉言,用虚拟、假设、商询的语气也是一种婉言。课本中已有大量例子,这里不再举例了。总之,说话要讲究方式,不讲究方式会处处碰壁,但讲究方式不是用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违背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知识解析

1.直言,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是一致的,直截了当。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时间宝贵,应提供直言,不宜吞吞吐吐,慢条斯理。
2.婉言,对于有些事物,有时不便于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利用同义词语可以表达婉言意义,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也可以表达婉言意义。
3.注意婉言的几种情况。
①有些现象,人们从来不愿意直说,最突出的就是死亡。往往使用婉言。
②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人们不愿直说,也使用婉言。
③在交际中说到自己时,有时采用表示谦虚的说法,也用婉言。
④采用虚拟,假设或商量的语气也是婉言。
⑤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用婉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