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9620字。
罗源一中2011届高中毕业班月 考
语 文 试 卷
审核人:陈亮 校对人:张浩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前赤壁赋》)
(2) _______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____,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4) ________,杳不知其所之也。 (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
(6)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上虞有寡妇至孝 至:到顶,特别
B.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期:期待,等待
C.举茂才,拜徐令 拜:授给官职
D.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见:看见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孟尝君清廉正直和才能的一组是 ( )(3分)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③天应澍雨,谷稼以登 ④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
⑤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⑥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孟尝君年轻时修养品行,在郡里担任户曹史官。他向太守说明上虞郡一寡妇被小姑诬告的事件,但太守没有理会,寡妇最终含冤而死。
B.太守殷丹到任后,查访小姑诬告案情的原委。孟尝君又到县府陈述寡妇被冤诬的事。但最终没有被殷丹太守采纳。
C.孟尝君考中孝廉,被推举为茂才,担任徐地的县令。他升迁为合浦太守后,革易先前的敝政,求民病利,被老百姓称为神明之人。
D.桓帝时,同郡尚书杨乔上书推荐孟尝君,指出了孟尝君安于修身养性,传播仁义等等。但最终孟尝君没有被重用,70岁就死在家中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 (3分)
译文:
(2)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分)
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