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道题,约8810个字。
期末学习评价尖子生分层训练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憧憬(chōng)霎眼(sà)湍急(tuān)镌刻(juān)
B、积攒(zǎn)自诩(yǔ)归省(xǐng)黄晕(yùn)
C、酝酿(niàng)磅礴(páng)卷帙(zhì)汲取(jí)
D、灼热(zhuó)和煦(xù)称职(chèng)爵士(jué)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品。(13分)
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
“,,此事古难全”。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
②《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
是:,。
③大教育家孔子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形象地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辛弃疾《》)
⑤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⑥潮平两岸阔,。(王湾《》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上课时只有集中精力听讲、认真思考,就能把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B.出席大会的领导会见了第九届“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C.参加会议的人员基本上全到齐了。
D.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
4.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3分)
A.头顶上是同样无边无际的、同样蔚蓝的海——在那儿,和煦的太阳愉悦地露着笑脸。
B.然而我的整个身心感觉到,他们像我一样年轻、快乐、幸福!
C.铃兰花和玫瑰花同沿着平滑的船舷翻滚的珍珠似的浪花融合在一起,分辨不清了。
D.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
5. 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6分)
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XX省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发起“我家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据报道,2006年1月至10月,XX省有近20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多人受伤。南方某小城2008年上半年有8位行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
材料2:《XX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 %人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 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3:来自某市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 %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活动二:下面有三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哪一条?请简述理由。
建议一: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建议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观点理由:
活动三:请你仿照风景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
◆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您准确无误的1投!
温馨提示:
6.名著阅读(5分)
①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
②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
(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
(2)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
(3)武松从柴进庄上出来,就一直将哨棒带在身边,作者也时时提起它,读者满以为定当靠它打虎,结果却没有用上。这样写有何作用?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7—9题。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上阕所展现的画面。(不少于4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上阕画面景物的特点(1分)
9.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