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30字。
巧用句式,析事说理
心香
教学目的:学会三种分析方法,巧用不同的句式进行析事说理。
教学过程:
一、上次作文回顾:
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一些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文章较有条理性。同学们在提出观点后,都能有意识地选用恰当的事例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观点。但是,同学们往往在绞尽脑汁地找出事例后,以为万事大吉,缺乏对材料的分析,或者是对材料分析不到位、不透彻。
事实上析例环节是事例运用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在议论文中,议论无疑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和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其实,用事例论证法写作文,好比用砖垒墙,事例是“砖”,而分析论证则是砖与砖之间的“泥”,离开这些“泥”,“墙”就不牢固。因此,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是析事说理。并巧借句式来析事说理。
作文训练重点:学会析事说理,巧用句式
二、常见析事说理的方法:
析事说理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评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后直接对事例进行评点的方法,常用句式是“这件事告诉我们,或这件事说明了”其实,写作时为了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事物内涵更深刻,我们还常常采用
1.假设分析法:就运用假设推理对所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条件和结果的比较中,其形成条件的必然性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2.因果分析法:所谓事出必有其因。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3.对比分析法:列举两个不同的事例,通过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三、
(一)假设分析法:
实例分析
分析下面文章的论证欠缺之处,思考改后的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孤独的坏处就算不是一下子就被我们感觉到,也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相比之下,社交生活的坏处却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叔本华这样谈“孤独与幸福”值得玩味,不过你也许有自己的观点、经历或感悟……
请以“孤独与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第一则材料。
材料一、没有孤独,就没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没有孤独,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孤独,就没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没有孤独,就没有哥白尼的“日心说”……
优点:采用排比句式,材料丰富、有节奏,有气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