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40个字。

  《猫》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学习借助关键语句及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第二只猫的失踪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课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课前请同学们自由结合,4至6人为一小组,围坐一起,便于课堂上的讨论、合作)
  这一设计,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怎样合作学习
  阅读应该是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速读要求,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方法的学习,借速读来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后面精读作准备。这里的复述设计,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教给了把握课文的方法;对复述也提出了要求,为的是让学生明确怎样的复述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各种阅读能力。。
  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或事都是值得我们去品味的。但打动我们的,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未必都是轰轰
  烈烈的事与物。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郑振铎的小说《猫》,看看作者借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来阅读课文。请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阅读。
  [多媒体镜头1]
  速读要求
  1.用速读法阅读课文,要求能把握课文主要情节。
  2.读后要能借助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来复述课文,阅读时边读边用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请同学在3分钟内完成以上要求。
  (阅读后,请个别同学来概括课文)
  哪位同学愿意来试一试?
  复述时请注意:既要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要做到语言简洁明了。
  (同学点评,补充,老师点拨)
  教师明确:刚才同学复述得都不错,这里老师还想提醒大家,对于这一类内容较多但结构清晰的文章,复述时要注意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
  请同学们在刚才复述的基础上,从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三只猫亡失后的感情和态度的语句。
  阅读小说,把握主题,重在选准好的切入口。抓住文中表现作者感情、态度的语句,易于把握课文主旨。教师在思想意识上注重随时随处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