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克隆羊多莉前世今生
奇 云
  克隆羊多莉安然辞世
  2003年2月14日,英国一个名叫多莉的克隆羊,因患严重肺病而接受“安乐死”。
  宣布这一消息的正是成功克隆多莉而名震世界的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该研究所负责人哈里·格里芬当天在其总部所在地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对媒体说,兽医证实多莉的确病魔缠身且无法治愈,研究人员才最终决定给这个“动物明星”实施“安乐死”。
  多莉引发克隆震撼
  1997年,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克隆羊多莉诞生。
  距爱丁堡市10公里远的郊区,有一个罗斯林村,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罗斯林研究所就建在这里,它是英国最大的家畜家禽研究所,也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学研究中心,这里便是克隆羊多莉的出生地。
  1996年7月5日对罗斯林研究所伊恩·维尔穆特科学研究小组全体成员,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对全世界也是值得庆贺的一天。因为一只妊娠了148天,体重为6.6千克,编号为6LL3的小绵羊,来到这个世界,它是科学家们用克隆技术“复制”出来的。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这只身世不凡的小绵羊茁壮成长,并获得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多莉。这是维尔穆特用他喜爱的乡村歌手多莉·帕顿的名字命名的。
  多莉出世历经曲折。在培育多莉羊的过程中,科学家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主要分4个步骤进行:
  步骤一:从一只6岁芬兰多塞特白面母绵羊(姑且称为A)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细胞,将其放入低浓度的营养培养液中,细胞逐渐停止分裂,此细胞称之为“供体细胞”;步骤二:从一头苏格兰黑面母绵羊(B)的卵巢中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并立即将细胞核除去,留下一个无核的卵细胞,此细胞称之为“受体细胞”;步骤三:利用电脉冲方法,使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融合,最后形成“融合细胞”。电脉冲可以产生类似于自然受精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使融合细胞也能像受精卵一样进行细胞分裂、分化,从而形成“胚胎细胞”;步骤四:将胚胎细胞转移到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C)的子宫内,胚胎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发育,最后形成小绵羊--多莉。
  换言之,多莉有3个母亲:它的“基因母亲”是芬兰多塞特白面母绵羊(A);科学家取这头绵羊的乳腺细胞,将其细胞核移植到第二个母亲(借卵母亲)-- 一个剔除细胞核的苏格兰黑脸羊(B)的卵子中,使之融合、分裂、发育成胚胎;然后移植到第三头羊(C)--“代孕母亲”子宫内发育形成多莉。
  从理论上讲,多莉继承了提供体细胞的那只绵羊(A)的遗传特征,它是一只白脸羊,而不是黑脸羊。分子生物学的测定也表明,它与提供细胞核的那头羊,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确切地说,是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还有极少量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的线粒体中,遗传自提供卵母细胞的受体),它们就像是一对隔了6年的双胞胎。
  多莉没有父亲,它是通过无性繁殖--或者说克隆而来。
  1997年2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全文刊登罗斯林研究所的实验结果。
  这一消息立刻轰动了全世界。各国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纷纷对此报道和评述。
  有人欢呼称这是划时代的突破,也有人惊呼克隆将成毁灭人类的武器……
  小小的克隆羊多莉让1997年相对平静的世界热闹了好一阵子。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该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
  科学家认为,多莉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
  继多莉出现后,克隆,这个以前只在科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术语变得广为人知。克隆猪、克隆猴、克隆牛……纷纷问世,似乎一夜之间,克隆时代已来到人们眼前。
  动物明星病魔缠身多莉出世之后,享尽了“羊间”荣华富贵。
  1998年和1999年是多莉最幸福的两年,它不仅继续享受作为首只克隆羊应享有的超级待遇,还与一只名叫戴维的威尔士山羊“喜结良缘”,于1998年4月13日凌晨4时生下一只雌性的体重2.7千克的小羊羔,取名“邦妮”。1999年,多莉一家又迎来了3个可爱的羊宝宝。那时,已经是4个孩子母亲的多莉显得富态而慈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