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40张,图片清新亮丽,内容重点突出,很实用,参加过优质课比赛,附带教案和教学反思。

[]秋日私语-钢琴曲.mp3
《秋天》.ppt
《秋天》视频朗读(杨丽丽).wmv
儿歌-春天在哪里.mp3
秋天.doc
秋天教学设计doc.doc
杨培安-我相信.mp3

  秋  天
  贵溪市实验中学   杨丽丽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四、教学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秋)
  1、学生观赏秋天的图画,自由用词语或句子描绘秋景
  师小结:秋天是一个浪漫的季节,是个容易引人遐思的季节,提及秋天,我们会自然联想到硕果挂枝、粮仓满溢、农人慰心的笑容。的确,秋天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是秋天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秋天又是宽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肠去孕育勃勃生机的满园春色。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敏锐的心捕捉,描绘出了秋天的风采,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体味诗人笔下那动人的秋魂。
  二、赏读诗歌,领悟美感,把握作者的感情。(读秋)
  1、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代表作品有: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含园集》,散文集《画梦录》等。
  2、检查学生完成生字词的情况。
  丁丁 (      )   栖息(      )  背篓(      )  肥硕(      )
  乌桕(      ) 满载(      )  归泊(      )  梦寐(      )
  寥阔(      )  枯涸(      )  清洌(      )  青鳊鱼(      )
  撒(     )网
  3、何其芳的诗歌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下面听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把握语速、读出情感
  4、学生自由朗读。
  5、请几位学生试着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后,形成了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能被他们自己清晰地意识到,就能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三、互助研讨,感悟诗歌深层意韵。(品秋)
  第一节
  1、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秋景的诗,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秋天的天气特征:露珠、白霜、冷雾
  农家特色:稻香、瓜果 镰刀 蟋蟀声使田野更寥阔、溪水干涸更清冽
  2、这一节诗中哪些词写出了丰收的景象?
  “饱食过稻香”“肥硕的瓜果”
  写出农家丰收之景,农民的丰收之乐。
  3、第一节诗从哪些感官来描写农家丰收的景象?
  听觉:伐木声“丁丁”
  嗅觉:稻香
  视觉:露珠 瓜果 幽谷 镰刀  背篓 竹篱
  4、第一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好处?
  拟人的修辞手法
  “饱食过稻香”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镰刀都足足地享受过了,写镰刀其实是写人的喜悦的心情。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把秋天人格化,写出农家因秋收的丰硕而兴奋的感情。创造出喜悦、轻松、宁静的氛围。
  5、我们可以给第一幅画命个名吗?
  农家丰收图。
  第二节
  (1)第二节最后一句说秋天在“游戏”,实际上写了什么?
  写渔民打鱼。
  (2)写了几个动作?
  三个,撒网,收网,归泊
  (3)什么时候?
  早晨,从冷雾可以看出。
  (4)渔民打捞起了什么?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一、青鳊鱼、乌桕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青鳊鱼像乌桕叶;
  二、没打捞起什么:从  似的  影子  轻轻  可以看出渔民打捞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