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90个字。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公开课教案
  课题:《社戏》
  授课者:谢青
  [教学目的]
  一、简单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二、理清课文的结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咱们的旅行是到农村去看戏,请翻开书第86页《社戏》。(大屏幕显示)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相关资料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外婆家在农村,少年鲁迅常随母亲探省,所以能和农民及孩子亲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社戏》就是一篇,这是作者41岁时写的一篇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作品,但它却有生活的真实性,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说有三大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大屏幕显示)
  三、复述课文
  概括复述课文,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四、研习课文
  1.理清课文结构
  (1)这篇小说人物众多,谁是贯穿始终的人物?小说再现了他什么时候的生活情形?
  明确:贯穿始终的人物是“我”——迅哥儿。小说再现了他少年时候在平桥村的生活情形。
  (2)“我”在平桥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什么?除此之外,文中还写了什么活动或事情?试据此梳理课文结构。(大屏幕显示)
  明确:“我”在平桥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看社戏”。文章在写“看社戏”之前还写了“我”在平桥村的生活,之后又写了六一公公送豆。据此可知课文结构是这样的:看戏前——看社戏——看戏后。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
  (1)平桥村在“我”心中的地位如何?“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明确: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得到优待,免于念书,还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如钓鱼、放牛。换句话说,在平桥村,“我”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2)“我”能够实现看社戏的愿望,靠的是一群小朋友的帮助,想一想,课文围绕他们展开了怎样的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