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90个字。
衡水市第九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沁园春•雪》
九年级_ 语文学科主备教师李妹然备课教师_________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文的篇章结构,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能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象,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写景、抒情想结合的特点。
诗歌的朗读。
2.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设计:
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
2. 学法:
朗读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内容设计 个人备课补充
课堂导入
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李白善诗,成为诗仙,杜甫善诗,成为诗圣,白居易善诗,成为“诗王”(“诗魔”)……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泱泱诗国的甘露,滋润了无数中华儿女,也滋润了一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他就是被称作诗人、领袖的毛泽东。让我们走近这位领袖吧。
(一)、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师:(点击课件:走进作品)请同学们注意朗读的感情,画面的壮美。
学生欣赏图片,听读课文。(教师板书:上阕、下阕)
师:听读了课文,你觉得朗读得怎么样?
学生:好,有感情。
师:具体一些。读得怎么样,北国的风光怎么样?
生1:读得有感情。
生2:豪情满怀。
生3:充满自豪的感情。
生4:还有对北国风光的赞美之情。
师:读得大气磅礴,豪情满怀。
师:(小结)自豪、赞美、热爱构成了本文的感情基调。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提高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水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2)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
(二)、篇章分析: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适当点拨。
1、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下阕又侧重于哪两种表达方式?
要点点拨:上阕侧重于写景,下阕侧重于抒情、议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