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10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文讲评
古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也不尽然。请在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1) 近墨者黑
2) 近墨者未必黑
一、审题立意
(1)理解题意
1、 这是一个比喻性质的话题,写作时必须破题。
“墨”比喻坏人、坏事、坏现象;“黑”比喻受到影响,自己也变质、变坏。
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2、 “未必”,就是不一定;可能“黑”;也可能“不黑”,“不黑”可以是不变化,保持本色,还可能是“赤”;……
3、“近”,靠近、贴近,应该是生活在“墨”的周围,“墨”的包围中。
二、写作要求
1、比喻性题目必须要破题,明确题意;
2、所使用的事例论据中一定要包含:A谁(近墨者)?B近什么“墨”?也就是说处在或者说生活在什么坏人坏事坏环境之中?C结果是“黑”还是“未必黑”?
3、探讨造成“黑”或“未必黑”的原因?得到的启示?等等来提升文章的深度!
三、写作提示
揪住一点写深、写透、写开!
1、由事例引申出道理,由点到面!
2、关注社会想象、联系自身,表达出国家、社会的关注,人文关怀!(文以载道)
优秀范文:
1、 近墨者未必黑
古语常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一一般人都这么认为.毕竟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影响都不是这么容易克服的.但我认为,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记得那部著名的电影《无间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刀光剑影,枪战连连,而是“间谍”“卧底”这些概念。原来,世界还有那种心怀正义之根,深入虎穴去铲除奸邪的人。如果说近墨者一定黑,那么这群为摸清敌人底子而主动接触“墨”的人岂不都变得面目全非?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仍然是坚守心中真善美,不为“墨”所染,甚至使墨变赤。一个人如果意志够坚定,心智够成熟,本质够善良,他绝不会近墨者黑。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近墨者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理性思维看,这是人们惯性思维的误区。举个简单的例子,那著名的“狼来了”故事,除了常说谎的人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外,我们更能看到当人犯错时,人们都习惯于因厌恶,对犯错者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正是如此,墨者通常被冠成邪恶、阴暗、狠素的代名词。因此,“近墨者黑”是我们一种潜移默化的一种错误心理暗示。
“近墨者黑”更为大爱之所见,既然“近墨者黑”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