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60字。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1.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从而掌握作者所介绍的建筑领域的知识。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教学难点]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文章的行文结构。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展示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联合国大厦等图,提问:它们的设计者是谁?——梁思成。他是我们中国建筑的一代宗师。今天我们跟着这位建筑大师来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 作者介绍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他是一代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才女林徽因的丈夫。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史》、《清氏营造则例》等。
  三、 题解
  “中国建筑的的特征”什么结构的短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题目:窥见文章信息)
  明确:偏正结构的短语。两个修饰语,“中国”、“建筑”,中心语“特征”。
  1、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范畴。2、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的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如何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明确:(1)通读课文,找出各个段落的关键句(2)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3)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行文思路)
  2、请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以上步骤理清文章思路
  板书:
  4、请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 本文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国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5、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1)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分别是什么?(找出每一段的关键词)(2)九大特征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
  五、 中国古建筑欣赏。
  【切入点】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简洁,严密,醒目,层次分明,中心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