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430字。  东莞市塘厦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四)
  huangkailing
  本试卷共8页,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本大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连累/累计  啜泣/苦学不辍  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B.憔悴/崔嵬  薄暮/如履薄冰  猝不及防/出类拔萃
  C.唾弃/拓片  垂死/捶胸顿足  丢三落四/不落窠臼
  D.点缀/赘余    圈养/怙恶不悛  沉痛悼念/绰绰有余
  2.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炽热      整饬      不啻      叱咤风云
  B.富庶      夙愿      塑造      追根溯源
  C.小憩      迄今      亲戚      同仇敌忾
  D.撩拨      瞭望      潦水      一目了然
  3.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诽谤/傍晚    供认/供不应求    模棱两可/装模作样
  B.绯红/扉页    茁壮/弄巧成拙    签订契约/锲而不舍
  C.省亲/反省    强制/强词夺理    塞翁失马/闭门塞听
  D.偌大/诺言    宁愿/息事宁人    间不容发/挑拨离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
  ② 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___。
  ③ 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__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 终止     蜕化     难免            B. 中止     退化     难免
  C. 中止     蜕化     不免            D. 终止     退化     不免
  5.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仅仅以商业眼光发展文化,必然生产大量低俗伪劣浅薄的货色。传播上的巧言令色会不会冲击真正的学问的修养与功底?抄袭、枪手、拼凑、交易……学风的腐败为什么屡见不鲜?急功近利的风气使本来大有希望的文化人也在走捷径,宁无知的起哄与速成的明星,也不要伟大的经典,更不要说文化创造上的艰苦卓绝与不应逃避的代价。跟着发行量与收视率走的传媒手段应该怎么样首当其冲地负起对于人民的责任?
  A. 屡见不鲜        B. 急功近利        C. 艰苦卓绝        D. 首当其冲
  6.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股票投资,说到底玩的是心理,不管大盘是涨还是跌,都要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心态,才可能在股市中生存。要明白牛市不代表不跌,而且牛市跌的时候也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切忌盲目跟风,更不要邯郸学步,一喷遵循所谓大师的指点。炒股应该是一种独立思考之后的投资,只有这样调整好心态,你才不会怨天尤人,才有可能积累经验。
  A. 如履薄冰        B. 血本无归        C. 邯郸学步        D. 怨天尤人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B.印度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地卡纳塔卡邦政府虽然要求中央政府限制铁矿石出口,但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拒绝其请求,称该限制将导致税收下降、社会紧张和大量失业。
  C.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歌王的这次告别演出将是一场顶级的艺术盛典,老帕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次在中国观众面前秀出他无与伦比的高音的准备。
  B.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C.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高度的共识,面对现实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