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100字。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2010.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8。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绯(fěi)闻      标识(zhì)    潜(qián)意识      流言蜚(fēi)语
  B.骠(piào)骑    辟(bì)谣      电饼铛(chēng)  间(jiān)不容发
  C.责难(nàn)    泄露(lòu)    刎颈(jǐng)交       便(biàn)宜行事
  D.靓(liàng)丽    走穴(xué)      捞(láo)稻草        不肖(xiào)子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野彘    睥睨    前倨后恭    祗候光临
  B.涅槃    泥淖    暴殄天物    炫于名利
  C.诀别    窠臼    捶心泣血    绳池之会
  D.狼籍    椽吏    铁杵磨针    脱颖而出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2011CCTV形象中国•非常自我造型•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将在湖南拉开帷幕。欲知详情,欢迎      央视网站。
  ②曹操高陵的发现,     了古代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③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      我们终将分离。
  A.登陆    验证    虽然        B.登录    印证    虽然
  C.登录    验证    即使        D.登陆    印证    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
  B.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C.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D.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图片报》评出了德甲新赛季六轮后迅速蹿红的“十大新星”,其中三人即将被勒夫召入新一届的德国国家队。
  B.上海世博会10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香港活动周为游客安排了包括音乐、舞蹈、粤剧、电影、时装表演、设计、艺术以及智能卡先进应用科技展览在内的一连串内容。
  C.只要顾客走到她的柜台,她就会送去亲切的问候,凡是真心买东西的顾客,她主动当好参谋,决不会空手而归。
  D.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实质精神,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
  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