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450字。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科第一模块考试
  第一部分   客观题(共40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本大题20题,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梦魇 俨然 障眼法  偃旗息鼓        B. 赎罪 案牍 小牛犊 穷兵黩武
  C. 翩跹 信笺 歼击机  草菅人命        D. 偏僻 裨益 庇护权 刚愎自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戴骁军冒天下之大不韪,曝光了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给记者发“封口费”的消息。
  B.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赞誉不断。
  C.2008年奥运开幕式上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气势磅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D.本月初,哈尔滨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哈尔滨装点得格外漂亮,也带来了祥瑞之气。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而且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
  B.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恢宏而壮观,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受到全世界的瞩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C.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D.2009年网络热词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公共事件:“钓鱼执法”、“躲猫猫”、“楼脆脆”……网民对此的热议,不仅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清理了一些藏污纳垢的社会死角,而且增加了其社会关注热度,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现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2)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3)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4)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5)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6)在上世界末突破5亿吨大关
  A(4)(6)(2)(5)(3)(1)         B(4)(5)(3)(6)(1)(2)
  C(5)(1)(6)(4)(3)(2)         D(5)(4)(3)(6)(2)(1)
  5.下列加黑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
  6.下列各句中的“谢”字与“谢家来贵门”的“谢”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花之既谢                  B.阿母谢媒人
  C.谢家事夫婿                 D.多谢后世人
  7.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A.从十三到十六岁,(我)学了织布,学了裁衣,学了弹箜篌,也学了经书学了礼仪。十七岁上做了你的妻,心里常常痛苦伤悲。
  B.我十三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裁衣,十五岁能弹箜篌,十六岁又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悲伤。
  8.下列句子中“为”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  君家妇难为      B 黄泉共为友
  C  为诗云尔        D 阿母为汝求
  9.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
  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
  10.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愿)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眼泪)
  C.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