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60个字。

  《别了,不列颠尼亚》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教学设计
  6、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文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一般消息和特写的异同。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了解一般消息和特写的异同。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具: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当时,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这么多世界级媒体,那么多的报道,如果有一篇能够选进我们的语文课本,那么它该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精品,极品)1997年的时候,老师还在读小学三年级,那个时候估计大家都还没出世,或者还非常小吧,那么对那个时候的场景大家可能也不太了解,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来重温一下那个历史时刻。(板书:题目、作者)
  二、特写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特写镜头,它专门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特别放大。特写镜头在刻画人物和表现细节时,能够抓住人们的视线,扣紧人们的心弦,产生意想不到的震撼力。用这种手法写成的新闻叫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用“镜头”来表现新闻事实的,怎么表现呢?请同学们齐读《别了,“不列颠尼亚”》这则新闻特写,共同思考探究,读的时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