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不得|恨不得 ①巴不得所希望的是可能做的事情;恨不得所希望的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我巴不得有人来帮忙|我恨不得马上就见到他。②“巴不得”的宾语可用否定式,“恨不得”不能。如:我巴不得不去(“我恨不得不去”是错的);③“巴不得”在一定上下文中可用指数量短语作宾语,“恨不得”不能。如:爸爸说了一声“可以”。小华就巴不得这一句,扭头就跑(“小华就恨不得这一句”是错的)。④“巴不得”可以加“的”修饰名词,“恨不得”不能。如:这正是我巴不得的事情。
2.不比……|没[有]……
两者意思不同。(如:他不比我高=他跟我差不多高。他没[有]我高=他比我矮)
3.不必|未必 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如: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4.不得了|了不得 ①“了不得”一般有主语(人或物),“不得了”一般没有主语。②“不得了”通常不作定语,“了不得”可作定语(前面常有“什么”)。如: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何必那么着急?③“不得了”不作“有(没有)”的宾语,“了不得”可以(前面常有“什么”)。如:我看这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不必大惊小怪。④“了不得”可以表示“超过寻常、突出”,“不得了”不能。如:这个人了不得(“不得了”错),只要他看过的东西都能记得。⑤大多数形容词带“得”后,可带“不得了”或“了不得”,意思没有什么差别。
5.不管| 无论 |不论 ①“不管”多用于口语,“无论、不论”多用于书面语。因此“不管”后面不能用“如何、何、是否、与否”等文言色彩的字眼,“不论、无论”可以。②“不管”后面可以用“形+不+形”,用“无论、不论”时,这种格式中间一般要加“还是、跟、与”。如:不管天气热不热,他总是穿这么多。无论天气热还是不热,他总是穿这么多。
6.不过|但是 在表转折时,“不过”比“但是”轻,“不过”多用于口语。“不过”用法:①补充、修正上文的意思作“只是”讲。如:他性子一向很急,不过现在好多了。②补充同上文相对立的意思。如:试验失败了,不过他并不灰心。对于各种意思都要听,不过听了要作分析。
7.不及|不如 ①“不及”只用来比较不同的人或事物,因此只能前后都是名词;“不如”除用于比较人或事物以外,还可以比较动作行为的利弊得失,因此除名词以外,前后还可以是动词或小句。②“不及”也有“来不及”之意,用少数双音节动词搭配,用于书面语(如:他不及细问|时间太紧,不及准备);“不如”没有这种用法。
8.不见得|不一定 “不见得”表示一种主观的估计,语气比较委婉,句中常用“我看、看样子”一类词语。表示事物还没有确定,要用“不一定”(如:事情的结果还不一定|你说他想回来,我看不见得)
9.曾经|已经 ①“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如: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②“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如: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这里了〉|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了〈现在还住在这里〉。③“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以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不用“过”。
10.朝|向 ①用“朝”的句子可以用“向”(如:仰面朝天或向天)。②“向”可以用在动词后,而“朝”不能(奔向远方)。③引进指人的名词时,“朝”只能用于指身体动作、姿态等具体动词,不能用于抽象动词。(如后面的句子都不能用“朝”:向人民负责|向群众学习|向老师借了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