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7340字。  高 中 一 年 级 模 块 检 测
  语 文 试 题  2010.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靛(diàn)青  跬(kuǐ)步 驽(nú)马          句读(dòu )
  B.阿谀 (yú)        老聃 (dān)  湮(yān)没        吮(shǔn)吸
  C.倔(jué)犟      靡(mí)途 敛裳(cháng)     蓊(wěng)蓊郁郁
  D.袅娜 (nuó)      树杪(miǎo) 卓(zhuó)有成效  夜缒(zhuì)而出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骐骥    梳通    编辑    故步自封   B.偈子    缁衣    忌恨    不可估量
  C.苍穹    鞠躬    窈窕    平平仄仄   D.扁舟    坠落    花瓣    乐夫天命
  3.对“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扶着老人走走歇歇,不时低头向远处看看。
  B.(我)扶着老人走走歇歇,不时抬头向近处看看。
  C.(我)拄着拐杖走走歇歇,不时抬头向远处看看。
  D.(我)拄着拐杖走走歇歇,不时低头向远处看看。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       :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2)他曾经密切       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
  (3)斗争是他的生命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A.惋惜    注意    要点B.惋惜    注视    要点
  C.痛惜    注意    要素D.痛惜    注视    要素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不胜其烦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深受学生的爱戴。
  B.趴在8号位的黄大爷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内,他目不交睫地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
  C.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她崭露头角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D.一向在市场运作及商业赞助方面触角灵敏的农夫山泉公司又一次捷足先登,在“神舟6号”发射前夕,就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确立了合作关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孔孟
  黄仁宇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长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地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曾斩钉截铁地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