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80字。
《孔雀东南飞》教案
甘肃永昌县第一中学 张永宏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法探究
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提问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在讲解古文言常识的时候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呈现给学生。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2)启发探究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品读诗文,梳理故事结构思路。积累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掌握“相”“为”等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2)体会乐府诗(叙事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背诵部分章节。
(2)理解比兴、铺陈、象征等艺术手法,欣赏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学习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形象。
(2)了解乐府常识,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一词多义用法。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2、解决学生困惑问题:“焦刘二人非死不可吗?”“焦仲卿是懦弱的吗?”“焦母仅仅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吗?”。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课件13个幻灯片、课文音频诵读资料、课文相关的文字资料,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全诗篇幅较长,阅读费时,不宜在课内串讲,所以学生前置学习就非常重要了。课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听读录音、课文注释、教学资料等来理解文言重点词、把握汉乐府特点、了解诗歌背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预习情况,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的词语的用法,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课前播放歌曲《孔雀东南飞》;教师朗读歌词的前两段(屏幕显示),创设悲悯气氛,激发情意。
2、导入: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相爱却不能永远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这一悲剧读来扣人心弦,令人为之神伤心碎。我们的确被它打动了!到底是什么力量如此之大?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场悲剧,从精彩的片段中来探究这个问题,共同来品味悲剧的美,感悟悲剧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文体知识——乐府诗
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