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有教案,约1200个字。
《静默草原》
主备人:王晓燕
参与者:蒲小龙韩志海
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草原的特点,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
2、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及人生哲理
3、通过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充分发挥其审美体验的能动性。
4、在对草原景色的独特感知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蕴含深义的语句,理解作者对草原的深情,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从中获取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及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以课文为文本,通过“讲授法”的方式,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对话,兼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领悟作者的真正内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资料搜集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蒙古人》;
2、介绍“草原三剑客”。
二、初步感知,领略草原独特的魅力
1、检测预习效果。
(1)作者简介
(2)字词正音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交流描写草原的语句有哪些。思考体会这些语句体现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明确:辽阔苍茫等
4、从上面来看,本文的重点不在于对景物的描绘,那么本文重点写的是什么呢?
明确:重点不是对景物的描写,而是对草原的感受。
三、再读研习,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1、学生分组讨论,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有哪些?应该如何理解作者的感受?
⑴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⑵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⑶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
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⑸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⑹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2、重点分析以下句子:
⑴“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⑵“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如何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