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670字。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妙语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
  茫茫沙漠美在粗犷,青青草原美在清新,巍巍故宫美在气势,淙淙溪流美在动感。那么苏州之美在哪里呢?
  对,在园林!在美不胜收的园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州园林,和作者叶圣陶一同陶醉在那动人的美景中吧!
  2、请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苏州园林图片。
  3、请学生谈谈赏景后的感受。
  二、简介作者、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读准重点词:
  轩榭(       )      镂空(       )     重峦叠嶂(             )
  丘壑(       )      蔷薇(       )      嶙峋(                )
  池沼(       )      相间(       )
  (2)重点词的理解。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映衬:映照、衬托。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3.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提示:
  文章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
  A.建筑学    B.园林历史    C.导游    D.欣赏者
  特点:
  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B.有代表性的园林
  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的。
  三、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思考问题。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