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20字。
《婴宁》教案
教学目标:①了解蒲松龄生平及其作品。
②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③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把握本文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围绕婴宁爱花爱笑的特点,分析其性格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郭沫若先生曾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为清代的一位文化名人写的,大家猜是谁?对,是给蒲松龄写的,他的《聊斋志异》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短篇小说集。
二、作家介绍
1.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一生刻苦好学,在科举场中却不得志,满腹才学,屡试不第,到了71岁,才援例为贡生。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于是把满腔愤气和一生心血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当中。他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90余篇。“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是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等最有代表性;二是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是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四是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青凤,娇娜,莲香等。
今天我们就是要学习其中的一个爱情名篇——《婴宁》。
三、文本分析
1.已布置学生预习并且完成:整体了解小说的情节内容,大致了解小说主人公婴宁的形象特征。
2.文章层次与内容
(1)讲述《婴宁》的故事梗概。(请学生复述,教师概括补充)
《婴宁》主要内容:莒县秀才王子服,上元节出游时,遇一位笑容可掬、美丽至极的女子婴宁,相思得病。表兄怕他由痴而亡,哄说该女子家住三十里外的山中,王生欣然寻找。果然找到婴宁一家,养母鬼妈妈说王子服与婴宁还是表亲,答应让婴宁随王生探亲。原来婴宁为其父与狐所生,活泼开朗,聪慧美丽,经常笑声不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