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生灵的礼赞”对比阅读教案
    山东垦利一中  王同亮
*学习目标
1、 认识大自然中生命的意义、价值及其对人类的启示。
2、 对比阅读:比较《我的邻居胡蜂》与《鸟鸣中》的异同。
*学习方式:
研讨与交流
*课时:1节(另加课前预习1节)

*教学内容:
*资料:
苇岸简介:
苇岸,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1998年,为写《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笔记。1999年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二十四节气:谷雨》,5 月19日因肝癌医治无效谢世,享年39岁。按照苇岸自己的意愿,他的亲友将他的骨灰伴着花瓣撒在故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苇岸一生文字很少,不足二十万字。生前只留下一部《大地上的事情》,在病榻上编就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太阳升起以后》, 2000年5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劳伦斯简介:
劳伦斯,大卫•赫伯特(lawrence,David Herbert ,1885-1930),英国作家。生在诺丁汉郡一个矿工家庭,曾在诺丁汉大学学习师范教育。当过会计、职员、教师,曾在英国各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漂泊十余年,广泛接触了社会。1909年开始发表诗歌。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带有自传性质,描写矿工家庭的困苦生活,但用母爱和性爱的冲突来解释主人公波尔•莫莱的矛盾心理。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伤的突出特点……
*一、导入:
通过学习以上几个文本,我们领悟了要珍爱、敬畏人的生命,这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如若我们将人性之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善待世上一切的生灵,使我们之外的生存溶于我们的生存,那么,世界该会是多么的美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则文本,品味一番中外作家对生灵的由哀的赞美。
*二、文本对比阅读分析:
1、苇岸的《我的邻居胡蜂》实际上是两篇同题散文,试比较这两篇同题散文叙写蜂巢的建设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两篇同题散文都完整地记叙、描写了蜂巢的建设过程,第二则还详细描述了胡蜂的出猎、取水、自卫、嬉戏和告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