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淮安市复兴中学:纪效飞 2004。10。15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她让人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就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跳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二、引出作者
你听说过朱自清这个人吗?能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或者他写的作品吗?
国民党时期不吃美国救济粮。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教学设想: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三、整体感知
1听散文朗诵《春》
教学设想: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逐渐地感受春天;同时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2注意正音:散(sàn)在草丛里;应和(hè);全笼(lǒng)着一层薄(báo)烟;一份(fèn)儿事。
教学设想:逐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激情。
3学生分组讨论
(1)文章共描绘了几幅图景?用你认为最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安排呢?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文章是按什么线索来贯穿全文的?
春
(3)举例说明文章选用哪些准确的词语描写春天景物的特征的。
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融融;写春草用“小”“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偷偷的”“钻”等词语,细腻贴切而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回大地时,春草勃发长势﹑情态和它“小”“嫩”“绿”“软”等特征。
(4)精彩的描写少不了恰当的修辞,请列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并加以说明。
例:写野花,“像眼睛,像星星”,不但写出数量之多,铺满田野,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不仅写出了百花争春“争”的“形”,而且写出了“争”的“神”。
教学设想: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理解文章主题,把握重点;学会整体领会文章意思;懂得散文“形散神聚”特点的背后一定有“线索”的道理;知道学散文时要注意修辞的使用。
四、拓展延伸:学生讨论并写出所知道的课外的有关“春”的语句和感受。
教学设想:培养积累、归纳知识的习惯。
春
第二课时
一、集体感情朗读全文,接受美的教育
二、语文与美术教育相结合
1在朗读的基础上,仔细体会画面的情境,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一幅画面,绘成图画(也可以合作作画)。
2选取画得最好的图画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再从文字中感受画面,从画面中感受文字。
教学设想:学生学会不但能品味美,而且能表现美。将文学与艺术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情感和艺术的熏陶,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文学欣赏、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挑选画面,自主学习
做老师,出试题(要有创意且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互出互答。教师范例如下:
(一)春草图
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C]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底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二)春花图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这三句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你可联想到南宋朱熹的哪一句诗?
繁茂、鲜艳、甜香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春风图
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时因地而异,作者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什么感受?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例如:
春风像飘拂的柳絮抚摸大地 春风像滋润的细雨体贴万物
春风像温馨的花香拂过你的面庞 春风像朦胧的月色那样温柔
(四)春雨图
1文章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征,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下边句子中的着重号表示朗读时的重音哪一句不恰当。[B]
A跟轻风流水应和着